目前,我国托盘使用的实际情况是,托盘使用单位往往根据自己产品的包装设计订制托盘,而托盘制造商则是有订单就生产,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使我国现有托盘规格混乱,难以统一。
以托盘为基础的商品单元是物流系统中主要的作业单元,由于商品及其包装大小各异,以致承载商品的托盘规格也参差不齐,托盘规格混乱(多达几十种之多),装载商品后很难形成整齐划一的单元,影响了物流的效益和竞争力。1960年,日本就出现了有近千种规格非标准托盘的情况,致使其在托盘标准化方面尝尽苦头,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托盘标准化能够大大加快货物的处理速度,节约人工成本,也减少了产品的损耗和工人人身安全的隐患。所以,我国应尽快实施托盘标准化工作,推动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托盘拥有总量是衡量其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美国拥有托盘15亿至20亿个,日本有7亿至8亿个,中国目前没有确切统计,大约是1亿左右。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同时业界也有很大的担忧,那就是,小小的托盘可能会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具这种忧患意识的当属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吴清一,人称吴托盘。吴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访问学者留学日本,是中国物流启蒙人之一。在吴教授的倡导下,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了托盘专业,吴教授亲自担任主任。在吴教授看来,中国托盘大的难点就是托盘的标准化问题和建立共用系统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从来没有人怀疑托盘的重要性。问题在于,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原点上看托盘,目送托盘的视线范围仅仅限于各自作业的半径。但是物流是一个涉及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国家的活动。货物在流动中,由于托盘的规格不统一而不能在物流作业链中一贯使用,不得已被搬上搬下,托盘,多次倒换托盘,物流作业效率低下。目前中国的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子型木托盘,大的差距在成本和效率,而托盘的广泛使用恰恰是大大提高整个物流系统作业效率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
只有实现了托盘标准化,货物才能顺畅地流通,cp化学托盘,物流效率才能提高;只有建立了共用系统,才能实现托盘作业一贯化,发出去的托盘才能回收和循环使用,从而把成本降下来。也就是说,把托盘当作公共产品来使用。这个设想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矛盾重重,问题多多。正因为如此,吴教授只要一有机会就大谈特谈托盘,热心的推进这个事关中国物流业发展前景的公益事业。
姓名: | 史经理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854106119 |
业务 QQ: | 337305512 |
公司地址: | 济南市历山北路黄台电子商务产业园 |
电话: | 0531-88771161 |
传真: | 0531-81258989 |